Confidence-Interval

在實踐中是否仍在使用頻率論條件推理?

  • July 20, 2016

我最近回顧了 Nancy Reid、Barndorff-Nielsen、Richard Cox 以及一些 Ronald Fisher 關於頻率論範式中“條件推理”概念的舊論文,這似乎意味著推理是基於只考慮樣本空間的“相關子集”,而不是整個樣本空間。

作為一個關鍵示例,如果您還考慮樣本的變異係數(稱為輔助統計量) ,則可以改進基於 t 統計量的置信區間(Goutis & Casella, 1992 )。

作為經常使用基於可能性的推理的人,我假設當我形成一個漸近%-置信區間,我正在執行(近似)條件推斷,因為可能性取決於觀察到的樣本。

我的問題是,除了條件邏輯回歸之外,我還沒有看到太多使用在推理之前對輔助統計進行調節的想法。這種類型的推理是否僅限於指數族,或者現在是否以另一個名字出現,所以它似乎只是有限的。


我發現一篇更新的文章(Spanos,2011)似乎對條件推理(即輔助性)所採用的方法提出了嚴重的質疑。相反,它提出了非常明智且數學上不那麼複雜的建議,即“不規則”情況下的參數推斷(分佈的支持由參數確定)可以通過截斷通常的無條件採樣分佈來解決。

Fraser (2004)很好地為條件性辯護,但我仍然覺得,將條件推理實際應用於復雜案例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點運氣和獨創性……當然比調用卡方更複雜“近似”條件推斷的似然比統計量的近似。


Welsh (2011, p. 163)可能已經回答了我的問題 (3.9.5, 3.9.6)。

他們指出了巴甦的著名結果(巴蘇定理),即可能存在不止一個輔助統計量,從而提出了哪個“相關子集”相關的問題。更糟糕的是,它們展示了兩個例子,即使你有一個獨特的輔助統計數據,它也不會消除其他相關子集的存在。

他們繼續得出結論,只有貝葉斯方法(或與其等效的方法)才能避免這個問題,從而允許毫無問題的條件推理。

參考:

當存在這樣的輔助統計數據時,基於可能性的推理似乎是有條件的。我從 Yudi Pawitan 的“很有可能”的第 197 頁得到這個: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這意味著似然函數的形狀 $ L(\theta) $ 由條件似然決定。因此,通過對 $ L(\theta) $ ,我們正在有效地執行推理 $ L(\theta|a) $ ,即使我們不知道

底線:數據的可能性 $ \propto $ 基於條件模型的可能性

引用自:https://stat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24653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