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othesis-Testing

假設檢驗和科學方法

  • December 30, 2014

閱讀該主題的答案後,我開始想知道假設檢驗科學方法有何關係。雖然我對兩者都有很好的理解,但我很難畫出它們之間的精確聯繫。

在高層次上,科學方法歸結為:

  • 做出猜想和假設(理論)

  • 根據這個理論做出預測

  • 進行實驗和觀察

  • 測試並接受新理論,如果

    • 數據比其他理論更準確地擬合預測
    • 新理論並不比其他可能的替代理論複雜

在高層次上,在我看來,科學方法因此遵循**“如果適合則接受”方法,這與統計假設檢驗中的“如果不適合則拒絕**”方法形成對比。這個對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他們不是從根本上追求同一個目標嗎?推斷出最能解釋觀察結果的理論或模型?

這些問題早已為人所知,它始於教育研究、心理學,後來甚至蔓延到物理學。沒有人特別責備,顯然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它。

我們很有可能把訓練有素、聰明絕頂的年輕人送到世界上,他們懷裡抱著錯誤的數字表,他們的大腦應該在的地方有濃霧。當然,在本世紀,他們將致力於製導導彈的研究,並就控制疾病向醫學界提供建議,而且他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阻礙國家的各種努力。

費舍爾,註冊護士(1958 年)。“概率的本質”。百年回顧 2:261-274。

統計學在心理學中的通常應用包括檢驗調查人員希望是錯誤的“零假設”。例如,他檢驗了實驗組與對照組相同的假設,儘管他已盡最大努力使它們表現不同。然後獲得“顯著”差異,表明數據與假設檢驗。然後實驗者很高興,因為他證明了一個他不相信的假設是不正確的。發現“顯著差異”後,不應忽視更重要的下一步。也就是說,提出一個科學家確實相信的假設,並表明數據與它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新的假設可能被認為是正確的。

心理問題的數學解決方案。哈羅德·古利克森。美國科學家,卷。47,第 2 期(1959 年 6 月),第 178-201 頁

本文的主要觀點是,顯著性檢驗並沒有提供有關心理現象的特徵信息;此外,它的使用還帶來了很多惡作劇。本文將要說的內容幾乎不是原創的。在某種意義上,它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說“大聲”就像是在扮演一個指出皇帝實際上只穿著內衣的孩子的角色。本文所包含的內容很少在文獻中可用,文獻將被引用。

心理學研究中的意義測試。大衛·巴坎。心理公報。卷。66,第 6 期。1966 年 12 月。

這個難題,足夠引人注目(當清楚地辨認出來時)有權被稱為“悖論”,如下所示:在物理科學中,改進實驗設計、儀器或大量數據的通常結果是增加感興趣的物理理論必須成功克服的“觀察障礙”的難度;然而,在心理學和一些相關的行為科學中,這種提高實驗精度的通常效果是為理論提供了一個更容易克服的障礙。因此,我們通常認為的實驗方法的改進往往(當預測成為現實時)會在物理學中對理論產生更強的佐證,因為要保持不被駁斥,該理論必須經受住更困難的考驗。相比之下,

心理學和物理學中的理論測試:一個方法論悖論。保羅·E·梅爾。科學哲學,1967 年,卷。第 34 頁,第 103–115 頁。

引用自:https://stat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30723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