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使用 Durbin-Watson 而不是測試自相關?
Durbin-Watson 檢驗測試滯後 1 處殘差的自相關。但也直接測試滯後 1 處的自相關。此外,您可以在滯後 2、3、4 處測試自相關,並且在多個滯後處有很好的自相關測試,並獲得漂亮、易於解釋的圖形 [例如 R 中的 acf() 函數]。Durbin-Watson 無法直觀理解,並且經常產生不確定的結果。那麼為什麼要使用它呢?
這是受到這個關於一些德賓-沃森測試的不確定性的問題的啟發,但顯然與它是分開的。
正如之前在此線程和其他線程中所指出的:(1)Durbin-Watson 測試並非沒有定論。只有 Durbin 和 Watson 最初建議的邊界是因為精確分佈取決於觀察到的回歸矩陣。然而,這很容易在統計/計量經濟學軟件中解決。(2) 將 Durbin-Watson 檢驗推廣到更高的滯後。因此,不確定性或滯後的限制都不是反對德賓-沃森檢驗的論據。
與滯後因變量的 Wald 檢驗相比,Durbin-Watson 檢驗在某些模型中可能具有更高的功效。具體來說,如果模型包含確定性趨勢或季節性模式,則與包括滯後響應(尚未針對確定性模式調整)相比,測試殘差中的自相關(如 Durbin-Watson 測試所做的那樣)可能更好. 我在下麵包含了一個小的 R 模擬。
Durbin-Watson 檢驗的一個重要缺點是它不能應用於已經包含自回歸效應的模型。因此,在自回歸模型中部分捕獲剩餘自相關後,您無法測試剩餘的自相關。在那種情況下,Durbin-Watson 測試的威力可能會完全失效,而對於 Breusch-Godfrey 測試來說,它不會。我們的“應用計量經濟學與 R”一書有一個小型模擬研究,在“編程您自己的分析”一章中顯示了這一點,請參閱http://eeecon.uibk.ac.at/~zeileis/teaching/AER/。
但是,對於具有趨勢加自相關誤差的數據集,Durbin-Watson 檢驗的功效高於 Breusch-Godfrey 檢驗,也高於自回歸效應的 Wald 檢驗。我用 R 中的一個簡單的小場景來說明這一點。我從這樣的模型中繪製了 50 個觀察值,併計算了所有三個測試的 p 值:
pvals <- function() { ## data with trend and autocorrelated error term d <- data.frame( x = 1:50, err = filter(rnorm(50), 0.25, method = "recursive") ) ## response and corresponding lags d$y <- 1 + 1 * d$x + d$err d$ylag <- c(NA, d$y[-50]) ## OLS regressions with/without lags m <- lm(y ~ x, data = d) mlag <- lm(y ~ x + ylag, data = d) ## p-value from Durbin-Watson and Breusch-Godfrey tests ## and the Wald test of the lag coefficient c( "DW" = dwtest(m)$p.value, "BG" = bgtest(m)$p.value, "Coef-Wald" = coeftest(mlag)[3, 4] ) }
然後我們可以為所有三個模型模擬 1000 個 p 值:
set.seed(1) p <- t(replicate(1000, pvals()))
Durbin-Watson 檢驗導致最低的平均 p 值
colMeans(p) ## DW BG Coef-Wald ## 0.1220556 0.2812628 0.2892220
和 5% 顯著性水平的最高功效:
colMeans(p < 0.05) ## DW BG Coef-Wald ## 0.493 0.256 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