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elation

將 r 轉換為 Fisher z 是否有利於薈萃分析?

  • April 15, 2012

通常變成了費雪測試兩者之間的差異價值觀。但是,當要進行薈萃分析時,我們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步驟呢?它是否糾正了測量誤差或非採樣誤差,我們為什麼要假設是人口相關性的不完美估計嗎?

實際上,文獻中存在相當多的爭論,是否應該使用原始相關係數或 r-to-z 轉換值進行薈萃分析。但是,撇開這個討論不談,應用轉換的原因實際上有兩個:

  1. 許多元分析方法假設觀察到的結果的抽樣分佈(至少近似)是正態的。什麼時候(真正的相關性)在特定研究中遠離 0 並且樣本量很小,那麼(原始)相關性的採樣分佈變得非常偏斜,並且根本不能很好地近似於正態分佈。Fisher 的 r-to-z 變換恰好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歸一化變換(儘管這不是變換的主要目的——見下文)。
  2. 許多元分析方法假設觀察到的結果的抽樣方差是(至少是近似的)已知的。例如,對於原始相關係數,抽樣方差大約等於:

為了實際計算,我們必須對這個未知值做點什麼在那個等式中。例如,我們可以只插入觀察到的相關性(即,) 進入方程。這將為我們提供抽樣方差的估計,但這恰好是一個相當不准確的估計(尤其是在較小的樣本中)。另一方面,r-to-z 變換相關的採樣方差大約等於:

請注意,這不再取決於任何未知數量。這實際上是 r-to-z 變換的方差穩定特性(這是變換的實際目的)。

引用自:https://stat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6485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