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for 軟件包:偏差和敏感性診斷
我正在進行多層次的薈萃分析,其中包括一些具有多種結果的文章。因此我正在使用該
rma.mv()
功能。示例代碼:test.main = rma.mv(yi,vi,random = ~1|ID, data = data)
我有兩個問題:
- 我在之前的查詢中讀到,使用
rma.mv()
,ranktest()
不是漏斗圖不對稱性的可靠測試。但是,如果將樣本方差作為調節因子添加到原始模型中,則該模型將類似於 Egger 檢驗:test.egger = rma.mv(yi,vi, mod = vi, random = ~1|ID, data = data)
該代碼是否對該指南的正確解釋?此外,漏斗圖作為模型工具是否也(或多或少)無用
rma.mv()
? 2. 既不leave1out()
也不trimfill()
合作rma.mv()
評估模型結果的敏感性。目前是否有其他敏感性分析工具可用於rma.mv()
不涉及對 R 的精通理解的模型?
**關於 1:**是的,添加
vi
為主持人確實是將 Egger 的測試擴展到更複雜模型的合乎邏輯的方式。實際上,使用抽樣方差作為調節因子只是進行“漏斗圖不對稱回歸檢驗”的一種可能性。其他人建議使用抽樣方差的倒數或標準誤差(抽樣方差的平方根)或其倒數或總樣本量(或其某些函數)作為調節因子。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哪個預測變量是“最佳”選擇(這可能取決於您用於薈萃分析的結果度量)。例如,對於某些度量,我們用來近似/估計抽樣方差的方程實際上是觀察到的結果的函數,即使沒有發表偏倚(或“小研究偏倚”),它也會自動在兩者之間建立關係或者我們想怎麼稱呼它)。在這種情況下,
但要點是:是的,在處理更複雜的模型時,可以通過在模型中添加適當的調節器來輕鬆應用回歸測試。
當數據背後存在多級/多變量結構時,漏斗圖是否有用是有爭議的。例如,由於統計依賴性(在使用適當的多級/多變量模型時會考慮),點集可能會聚集在一起,但在漏斗圖中,點就是:一堆點。這使得漏斗圖的解釋更加困難,因為(除非你通過使用不同的顏色或符號採取額外的步驟)你看不到這些內在的依賴關係——並不是說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擅長解釋漏斗圖,即使是最簡單的案例(有實證研究證明!)。
**關於 2:**是的,一堆模型後擬合功能目前不適用於
rma.mv
模型對象。我只是還沒來得及實施這個,其中一些實際上需要一些思考。例如,leave1out()
一次刪除一項研究——在單變量上下文中,這相當於一次刪除每個觀察到的結果,但是多水平/多變量數據呢?還一次刪除每個觀察到的結果?或者刪除點集?或者提供不同的選擇?關於修剪和填充(撇開這種方法真正有用的問題不談):將該方法擴展到多級/多變量數據將值得寫一整篇論文。因此,您想要進行敏感性分析非常棒,但到目前為止,您將不得不手動執行其中的一些操作。留一分析很容易通過簡單的 for 循環完成,並仔細考慮“一”是什麼(例如,每個觀察到的結果,每個集群/研究)。你可以做回歸測試,也許現在就離開修剪和填充。標準化殘差可通過 獲得
rstandard()
,因此您可以檢查數據中的潛在異常值。您可以通過hatvalues()
(僅沿對角線或整個帽子矩陣的槓桿)獲得帽子值,這可以指示哪些點對結果有很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真正有用的度量是庫克的距離,您可以通過 獲得cooks.distance()
,也可以用於rma.mv
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