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m-Effects-Model

隨機效應、固定效應和邊際模型有什麼區別?

  • January 26, 2012

我正在努力擴展我的統計知識。我來自物理科學背景,採用“基於配方”的統計測試方法,我們說它是連續的,是正態分佈的 - OLS 回歸

在我的閱讀中,我遇到了以下術語:隨機效應模型、固定效應模型、邊際模型。我的問題是:

  • 簡單來說,它們是什麼?
  • 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 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是同義詞嗎?
  • OLS 回歸、ANOVA 和 ANCOVA 等傳統測試屬於此分類的哪個位置?

只是想通過自學來決定下一步要去哪裡。

這個問題已在本網站上進行了部分討論,如下所示,意見不一。

所有術語通常都與縱向/面板/聚類/分層數據和重複測量相關(採用高級回歸和方差分析的格式),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多種含義。我想根據我的知識用公式回答這個問題。

固定效應模型

  • 在生物統計學中,固定效應表示為在下面的等式 () 中,通常與隨機效應一起出現。但是固定效應模型也被定義為假設觀察是獨立的,就像橫截面設置一樣,如 Hedeker 和 Gibbons (2006) 的縱向數據分析*。
  • 在計量經濟學中,固定效應模型可以寫成

在哪裡每個主題的截距是固定的(非隨機的)(),或者我們也可以有一個固定效應對於每次重複測量();表示協變量。

  • 在薈萃分析中,固定效應模型假設所有研究的潛在效應相同(例如 Mantel 和 Haenszel,1959)。

隨機效應模型

  • 在生物統計學中,隨機效應模型 (Laird and Ware, 1982) 可以寫成

在哪裡假設服從一個分佈。表示固定效應的協變量,並且表示隨機效應的協變量。

  • 在計量經濟學中,隨機效應模型可能僅指生物統計學中的隨機截距模型,即和是一個標量。
  • 在薈萃分析中,隨機效應模型假設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效應(DerSimonian 和 Laird,1986 年)。

邊際模型

邊際模型一般與條件模型(隨機效應模型)相比,前者側重總體均值(以線性模型為例)

而後者處理條件均值對於非線性模型(例如邏輯回歸),邊際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之間的回歸係數的解釋和尺度會有所不同。讓, 然後除非微不足道的鏈接功能是身份鏈接(線性模型),或(沒有隨機效應)。很好的例子包括廣義估計方程(GEE;Zeger、Liang 和 Albert,1988)和邊緣化多級模型(Heagerty 和 Zeger,2000)。

引用自:https://stat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176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